以北京中关村西区为例,究竟什么样的区域适合“区域集中供冷”?
发布日期: 2023-08-19 20:56:04 来源: 腾讯网

今年7月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全球平均气温与1850年至1990年的7月平均温度相比,升温超过1.5℃。这是全球月均温首次升温超过1.5℃。


(资料图)

超过体温的气温已不适合人类生活,但现在用大量的能源消耗维持着人类的舒适生活。空调的大量使用造成用电紧张,伴随着新技术及新能源的广泛使用,近年来一种新的降温方式——区域集中供冷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2004年,广州大学城“开城”,供冷建筑面积约352万平方米,是当时全球供冷量最大的区域供冷项目之一。之后,北京中关村西区、深圳前海、合肥滨湖新区金融港……都使用区域集中供冷。

据北京计科能源新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蔺一介绍,区域集中供冷模式相比于分散独立的空调采暖,节能效果显著,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建筑能耗排放带来的城市热岛效应;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相结合的集中供冷,用冷负荷时段与可再生能源的出力曲线匹配程度相对较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问题,减排效果更为显著,可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手段。

为直观感受集中供冷的优势,以北京中关村西区为例:北京中关村西区是为中关村高科技产业发展服务的以高科技为特征的商贸中心区。公开资料显示,该地区集中供冷是采用以外融冰蓄冷为冷源的区域供冷技术,由于其规模效应导致的初期投资低于每栋楼单独设置机层,降低了设备总装机容量,削峰填谷,提高了供电设备与电网的负荷率,减少环境污染,运行费用较之常规独立制冷系统可节省20%~50%,在部分负荷期间运行费用的节省更为明显,集中管理可减少日常维护费用,这些优点验证了区域供冷技术具有越来越强的市场竞争力。

区域集中供冷优势如此显著,为什么没有被大规模推广应用?蔺一介绍,并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集中供冷。目前,集中供冷的主要应用领域仍以新建的、容积率高、用冷负荷大的公共建筑为主。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公建的供冷负荷相对稳定。公共建筑的用冷负荷量和负荷时段相对稳定,而民用建筑的用冷负荷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例如,民用建筑的用冷负荷取决于住户的生活习惯,用冷需求时段分布较为分散,且各用户对于舒适温度的要求不同,导致用冷量的需求不统一。集中供冷模式目前不具备对于用冷个性化需求的满足能力。

其次,公建的供冷和供热收费制度存在已久,公建用户对于用冷用热需要付费的认可程度较高。民用建筑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可能偏高,对于用冷价格或供冷费认识程度不一。若用冷价格较低,可能造成能源浪费;若价格较高,可能遇到收费难、使用率低等问题。另外,与冬季集中供暖是刚需的观念不同,部分居民意识中供冷是改善型消费,不愿体验并为其买单。

最后,由于居民用户对于冷量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采用冷(热)量计量收费的方式是相对公平的商业模式,但该模式存在改造和加装计量装置的成本偏高、民众认可程度偏低等问题。我国北方地区也在推广冬季集中供热按照热计量缴费模式,但实施效果一般。

因此,为保证供冷质量和经济性,集中供冷目前只适用于用冷密度比较高的写字楼、商场等公共建筑。若用冷密度低,或建筑较为分散,则可能出现供冷质量下降、能耗增加的情况。

我国集中供冷需求正处于增长阶段。随着中国城市的持续快速扩张,大型商业建筑、购物中心、酒店和工业设施以及民用建筑等对集中供冷系统的需求还会不断增加。蔺一介绍,集中供冷的经济性主要通过节能降耗来实现。能源管理和供应企业可在商务区、园区等项目立项或设计阶段,就开展采用集中供冷模式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分析评估工作。并建议在有供暖和供热水需求的建筑中,集中供冷与集中供暖、供热水形成“三联供”模式。项目建成后,根据不同建筑用能负荷和时间特点,采用合理设计、智能控制、充分利用峰谷电差价蓄冷、错峰降容等方式,保障供冷质量的同时,降低系统运行费用,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陶野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热点图集